top of page

荔枝姊姊-手捏造型便當

達人介紹

小學時作文課有一個很芭樂的題目,叫做「我的志願」,其實我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家庭主婦,但無奈這個志向太過不遠大,為免被老師白眼,只好把這小小的志願隱藏在諸如「鋼琴老師」啊、「新聞記者」等職業之下。

 

出社會、嫁人、生子,轉眼間我在極度高壓的電視新聞界也打滾了十多年,心裡最大的糾結與遺憾,便是無法時時陪伴兩個寶貝兒子,兩年前被醫師告知得到惡性腫瘤的那一刻,我才明白人生當中有些事是不能等的……。

 

一場大病讓我脫離如同戰場般的職場,搖身一變成為兼職電視新聞編譯、兼職日文翻譯、兼職大專院校業師,在這許多兼職背後,是為了成就我不能缺席的全職媽媽身分,我做便當、做晚餐、接送孩子上下學、傾聽孩子的心聲、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。

 

堅守「爐火的溫度就是家裡的溫度」,信奉「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」,教養孩子沒有深奧的理論,也沒有細膩的對待,我甚至是有點粗魯的、輕鬆的笑看兩個兒子的成長,再用一個個造型便當、一道道家常菜餚堆砌出母子共有的回憶。

 

但願這樣的回憶,在孩子的心中,會永遠飄蕩一種專屬於「媽媽」的餘韻。

 

《關於荔枝姊姊的夢想》
 

在婚前我覺得自己是很有目標的人,在這裡我不特別將它稱之為夢想,是因為我總認為夢想比較脫離現實,而目標是可以靠自己努力達到的,也的確我的人生也一直走在既定的道路上。

 

當了媽媽之後每天在工作與育兒中打轉,不要說夢想了,感覺就連所謂生命中的目標也漸漸變得不明確,但心裡總是對自己有一些期許的,像是希望自己能多讀一個學位,想要在專業技術上更為精進,還有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太太、媳婦、女兒、母親,然而兩年半前的一場大病,讓我驚覺原來生命中的很多事情真的無法靠自己掌握,甚至想要陪孩子長大–這樣平凡的想法,也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變數……。

 

在病後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,與生命中的排序,我很清楚在往後的歲月中,我最大的責任便是好好陪伴孩子,如果老天爺願意給我時間,但願我能陪伴他們直到成人,若真有我無法掌握的變數,我也希望我能充分把握每分每秒與孩子相處的時間,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關於「媽媽」無可替代的記憶,所以我做便當、煮晚餐、參與孩子們的生活。

 

這段時間健康狀況逐漸穩定,除了陪伴孩子,我自問心中還有夢想嗎?我想是有的,或許暫時之間無法清楚描繪出清晰的輪廓,但我很想成為能幫助別人的人!就如同當初想要成為記者,只因為我很希望透過我的文章、我的報導,能帶給需要的人一些希望、一些幫助、一些鼓勵,如今我也希望透過我的文字、我的便當,傳遞給大家關於家庭的價值,以及能身為父母背負那沈重卻甜蜜的負擔是多麼幸福。

 

一頓飯、30分鐘的面對面,其實對於親子關係絕對有正面影響,一個便當,傳遞的同樣不只是維持生命的飲食,更包含父母對孩子蘊藏的情感,我很想要讓大家了解這一點,甚至透過大家願意煮食這件事,能夠幫助台灣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小農,而透過大家有意識的消費方式,改變慣性農法,讓台灣這塊土地能夠更美好!

 

 

 

 

© 2015 by Happytime 學習x互動 親子體驗

 
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bottom of page